/p>
“陛下,仅安南一处兵马,即便敢于出战,恐怕也难以取得成果。”
“东川、西川的兵马若是练成,两路大军南下收复失地,才是朝廷现在该做的事情。”
裴休不卑不亢的向李漼表达自己的态度,李漼也没有怄气,只是点头道:
“裴相言之有理,不知东川与西川的兵马,需要多久才能练成?”
“这…”裴休沉吟,这种事情他还真不好说。
他不是没有面对过兵卒,但他面对的,大部分都是北兵,而剑南道的东川和西川,无疑都属于南兵范围。
在南兵之中,巴蜀之地的兵卒给人印象,唯有“孱弱”二字。
这倒不是裴休瞧不起巴蜀的兵卒,而是在此之前的历史印象所得。
巴蜀天险,却不足以守住巴蜀。
历代蜀中政权,除汉太祖高皇帝刘邦外,其余政权就没几个打出去过,多是守天险而失巴蜀。
古人讲究“天时地利人和”,而天时、地利都占优的巴蜀却不断失守,这只能怪到人身上去了。
正因如此,历朝历代对蜀人、蜀兵的评价就是“脆弱”。
李渊跟李世民说过“蜀兵脆弱”,而李世民在位时期,更是有大臣上奏:“蜀人脆弱,不耐劳剧”。
这种刻板印象,算是一代接一代的传承下来了。
在裴休看来,淮西及河北、河南、河东、关中、关内、陇右等北方的兵卒善战,秦岭长江以南的则大多孱弱。
崔铉、高骈以蜀人操练为兵马,需要的时间,很难说得准。
因此裴休沉吟许久,末了还是决定往长了说。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