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xt_16">然一众同僚却没人讥笑这人,因为大伙都好不到哪去。
便是知府李源这会也是悔的肠子都青了,要知道皇上会赐胆大包天的赵有禄遏必隆刀,再借他十个胆子也不敢将其晾在驿站。
这下好了,叫人家拿住由头砍杀于他,到哪说理去。
赵安不是吓唬凤阳城中这一文一武两个头头,而是真要拿这二人脑袋好生震一震安徽官场。
两世为人的他并不好杀,然却知杀人立威是最快捷,也是最有效的威慑办法。
安徽局面此时便如一团乱麻,唯有快刀斩乱麻。
所谓慈不掌兵的道理同样应用于官场之上。
大乱就得大治,大治就得重典。
封建王朝的青天大老爷们,哪个不是上任就杀人。
福昌在边上瞧着没吭声,知道“五福儿”老弟这是要杀人立威、敲山震虎,搞一搞安徽的吏治,树立其在安徽官场的绝对权威。
应该的,毕竟能不能去代转正除了救灾表现外,也得看安徽官场的支持力度。
这要是整个安徽官场不支持“五福儿”老弟,就不是能不能转正,而是能不能呆下去了。
先前皇上没赐遏必隆刀,凤阳的官员不就连“五福儿”的会都不来开么。
在福昌看来,以遏必隆刀的“威力”处斩一个救灾不利的四品知府完全没有问题,反正先斩后奏,事后再搜罗些这知府贪赃枉法的证据,三法司复核都没问题。
不过那寿春镇总兵是从二品的官,且与布政没有隶属关系,动用遏必隆刀将之处斩似乎有些不妥,且可能引发绿营兵乱。
眼下救灾乃首重,这要再闹出兵乱的话,那麻烦就大了,纵是“五福儿”有皇阿玛撑腰怕也难以跟朝廷交待。
轻重缓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