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霜牙之爪”积极响应赵大人救灾号召,捐输千两纹银!
赵大人有感而发:“如霜牙辈,方读书人楷模。”
凤阳府城。
赵安与被革去代理藩台一职的荆道乾做了正式交接,后者虽被革去安徽代理布政一职,但之前吏部已任他为山东登莱青道,因此在朝廷没有进一步处置前,荆道乾将前往山东就任。
说是交接,其实就是正式接过荆道乾保管的安徽藩台大印,其它布政交接必须完成的钱粮、库储及相关事务一律搁置。
原因是荆道乾代理布政时并没有与在家养病的实任布政陈大文做正式交接,因此其与继任者也谈不上交接。
怀着复杂心情交出代为保管的藩台大印后,荆道乾便将自己近期的“工作日志”交给赵安,日志对于灾区情况描绘的极为详细,已经实施、正在实施的各项救灾条例均列举的清清楚楚,哪里马上要投入钱粮,哪里可以缓一缓,哪里的库粮全发了,哪里只发了三分之一很务实的一本工作日志,内中不少地方字体写的都很潦草,明显是荆道乾在“调研”时匆忙书写缘故。
单从这本日志来看,荆道乾是个务实官员,可能之前对赈灾这块有过经验,各项应对很有条理。
将自己的工作日志交给赵安,显然是荆道乾这个前任希望年轻的继任者能够迅速了解整个安徽灾情,不致再花时间“调研”。
没办法,灾民等不了“大人”再调查了!
目前安徽受灾最严重的是凤阳、颍州、泗州三地,其中又以凤阳受灾最严重,荆道乾代理布政期间主要就是在凤阳指导救灾,藩司大库和各地调拨的钱粮也大多输送到了凤阳。
只是因为安徽本省过于穷困,加之地方官府效率极其低下,这才导致明明省里已经竭尽所能在救灾,但这灾却是越救越重。
就跟十匹马使劲在拉车,那车却还是磨磨蹭蹭在走似的。
任车夫怎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