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xt_15">赵安给出的却是六品以上顶戴,且不是让粮商捐输,而是让他们踊跃向灾区运粮,且安徽以高价从他们手中购粮。
就是只要你们粮商把粮食给我运进来,钱我给你们赚,待遇我也给你们争取!
另外,表现特别优秀者可动用藩台权力向朝廷保荐当事人的子侄入国子监就读,若有功名的可直接任命为州县属官。
当然,这个州县属官级别就较低了,因为布政使能够直接任命的州县属员为六品以下,超过六品的必须要巡抚联名保荐。
条件赵安开出来了,且是很实在也非常诱人的价码,就看粮商们动不动心。
在他能力范围之内的肯定给办,顶戴他也真给报请,批不批就是老太爷的事了。
老太爷实在不批,赵安也只能以安徽名义授予他们杰出贡献奖了。
给粮商们一柱香时间集体商量,一柱香时间到后赵安再次前来大堂,得到的结果是粮商们一致认同赵大人的方案,并表示从即日起开足马力往灾区运粮。
同样的方案赵安拟了个具体章程命快马发安庆藩台衙门,命藩司相关人员照章程召集粮商予以办理。
即根据安徽地形和灾情实情,赵安将安庆、徽州作为一个点,滁州这里也作为一个点,两个点同时发力往灾区运粮。
双管齐下,而不是先前安徽方面只专注于从安庆省会往各地调粮的“常规操作”。
那样效率太慢。
滁州对接事项完全交给知州严昆,外地运来的粮食经滁州向泗州、凤阳、颍州、宿州等灾区输送,其余灾区则由安庆方面负责输送。
各地如何协调、如何配合,如何赈济等相关事宜,赵安也事无具细的草拟了一份条例,命人抄写立即快马发出。
措词极其严厉,有不遵条例办者就地革职,有重大渎职者则报请有司法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