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会有头部、腰部、末流之分。
大汉既需要赵云、魏延、邓芝、王平这些头部作为锐矛坚盾,陷阵御锋。
同样也需要廖化、高翔这些腰部将领承前启后,抗住阵线。
更要容忍那些时不时会坏事的末流,允许他们在后方摇旗呐喊,鼓噪助威。
孟光出发点或许是好的,但他却把刘禅对赵云、高翔、廖化诸将的信任看成是制衡之术上的不合格,这点确让刘禅尤为不喜。
不过在孟光被刘禅骂走之后,廖化、高翔二将看向天子的眼神、对天子的态度,显然更加恭敬了。
刘禅最后并没有选择让赵广、关兴二将负责接收荆州降人,理由是这二名小将太过年轻,功名未显,不足以威降人。
最后在赵云的建议下,高翔、廖化二将一齐推荐以陈到之子,楼船校尉陈曶为将,从那份名单中挑选精熟水战者,编入行伍。
刘禅便也同意下来。
水师的操练跟骑兵一样,需要常年累月的练习才能成军,大汉资源并不充足,主要备战曹魏,水师、舟船并不充裕,只维持在一个足以抵御东吴进攻的程度。
这些精熟水战的荆州降人,在这种时候就是不可多得的资源。
陈曶虽号为楼船校尉,但事实上,这个校尉号在水师中独一无二,专司辅佐楼船将军统御水师。
但…因为汉吴结盟之故,大汉并没有设立楼船将军之职,大汉水师一部分由江州都督李严统领,一部分由永安督陈到统领。
当陈曶随龙骧郎来到官寺,天子亲手将一纸帛书递到他手里时,陈曶是有些懵的。
其父陈到五十有八,陈曶也年己三十有二,并不年轻了,刘禅将这位曾经的太子近侍拉到了席上,与自己同席而坐,杯酒言欢。
在陈曶就任楼船校尉,随其父坐镇永安前,他曾是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