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出于进攻还是防守,吴国都必须先汉一步夺得三郡。
思虑良久,孙权终于止住一众文武对邓芝、对蜀汉的声讨,目光深邃地看向邓芝:
“孤素喜伯苗之爽直。
“既然伯苗直言不讳,那孤也不妨直言。
“倘若将东三郡拱手让汉,江淮以南,必群情鼎沸,地覆天翻,吴汉之盟难有存续之缘。
“至于伯苗所言,假使汉得西城,吴得上庸、房陵,则二国可永结盟好,同讨魏逆。
“孤有一问,若我大吴继续在此横绝汉水,断曹魏援三郡之路,再将西城拱手让汉,汉主可会协吴并攻上庸、房陵?”
邓芝当即直言:
“大汉若有西城在手,吴侯横绝汉水,功不可没。
“大汉自当助吴侯一臂之力,与吴并力,攻夺房陵、上庸二郡。
“诚如是,则汉、吴二国可永结盟好,同讨魏逆。”
对于邓芝之言,孙权冷哼一下,再不顾什么礼仪:
“且不说汉得西城后,是否真会与大吴并力攻夺上庸、房陵。
“万一即使汉吴并力,也夺不下房陵、上庸二郡呢?
“我大吴空耗钱粮兵马无数,却寸土之利未获,寸功之勋未建,反助汉得关中、凉陇,更将唾手可得的西城拱手让汉,如是,孤日后当如何服众?!”
邓芝闻此一阵腹诽,你孙权寸土之利未获的时候还少吗?
当即再驳:
“吴侯此言谬矣,何谓西城唾手可得?
“西城倘若唾手可得,何以子瑜公及步子山所统五万大军,只在西城南北数里之外,围而不攻?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