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之相对,已归顺大汉之魏将,若不愿回曹魏受诛,或不愿像于禁一样被伪帝羞辱而死,朕自当保全。”
黄权作为益州士人领袖,又被慧眼如炬的昭烈任命为镇北将军,在江北独领一军,不论名望还是本事,都是有的。
毌丘俭、夏侯儒这些人不可能为大汉所用,而且也没什么用,以这些人去换回黄权,当然值得。
纵使黄权已心不在汉,为了当年昭烈那句孤负黄权,权不负孤,刘禅也要趁此时机提出迎黄权归汉之事的。
昭烈说那句话,是真问心有愧。
他既站在昭烈肩膀上成事,自有责任与义务去为昭烈弥补憾事。
至于随黄权归魏的将校,据说封侯者四五十人,这么多年过去,很多人早已向魏国输诚效顺,但也无所谓了,回则回矣,不回也罢。
就在此时,人群最外围,一直没有太多存在感的新任虎骑监黄崇神色复杂,眼眶渐渐泛红。
自打他父亲降魏以后,黄家在蜀中便饱受非议,遭人冷眼。
他亦心中有愧于国,一直不肯接受天子颁下的种种赏赐,又几乎不与朝臣子弟相接,所谓上朝听事,朝归闭门而已。
天子亲征之日,他正休沐,天子却特地跑到镇北旧府点其随征,其后日见亲待,虽无大功,却仍擢为虎骑监侍奉左右。
这份恩情本就难还。
现在又提出要迎他父亲归国。
如此隆恩厚遇,当以何还之?
刘禅沉默片刻后,又对赵统道:
“混壹,朕…还有二姊,当年在长坂坡与先帝失散,朕要将她们接回大汉。”
听得天子此言,一众将臣神色或愕然,或凛然。
昭烈二女当年被曹军俘获,据说被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