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xt_90">众人闻言一愣。
对啊,蜀国真正的执政者,还是诸葛亮,刘禅虽然因亲征得胜话语权有所上升,但短时间内,他的意见未必能起到什么作用,至少难以动摇诸葛亮的话语权。
辛毗却道:
“陈公之言,臣倒以为不然。
“如太中大夫适才所言,刘禅北寇以来,用兵伐谋颇肖其父,有恃勇冒进,刚愎自专之象。
“所谓天无二日,国无二主。
“刘禅既恃勇刚愎如此,又侥幸得此大胜,必飘然自得,与诸葛亮争衡于庙堂之上,夺势于军旅之中。
“诸葛亮若赞同孙权称王,蜀国必将上下哗然。
“尤其蜀国军界,仍以赵云、魏延等刘备宿将为锋。
“此次又随刘禅寇掠得胜,诸将一定会慢慢拥护刘禅。
“诸葛亮若同意孙权为王,正好是刘禅将伪汉权力夺回的时机。
“若然,无须等刘禅与孙权二犬相争,刘禅与诸葛亮君臣之间,恐怕就会率先爆发一场内斗了。”
辛毗此言落罢,在场君臣尽皆恍然大悟,乃至于竟隐隐有些兴奋了起来。
孙权若趁此时称王,那真是有功于大魏,有德于天下,所谓大魏幸甚,天下幸甚啊。
曹叡也渐渐回过神来,思虑一二后微微点头:
“真如卫尉所言,刘禅夺下关中乃是饮鸩止渴,自取灭亡了。
“刘禅不允孙权称王,则孙刘两家盟约无以为继。
“刘禅允诺孙权称王,则刘禅与伪汉自绝于天下。
“刘禅若与诸葛亮就孙权称王之事争衡于庙堂军旅…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