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错,只因秦岭阻隔,蜀道难行,我大魏若欲拔蜀,则须两千里馈粮,不能持久。
“蜀寇只要坚守不战,我大魏不能奈何。
“然如今局势有变。
“蜀寇侥幸夺得关中,势不愿得而复失。
“是故,必屯大兵于三辅之地,行屯田之策。
“行屯田之策,则三五年间,关中粮草不能自足,必自益州两千里转运至关中供给。
“如此,一则大伤伪汉根本。
“二则粮草仅足自食,不能远寇,惟自守而已。
“我大魏只需积一年之粟,募十万之卒。
“便可以大司马、贾豫州持节钺为督,领田豫、牵招、王凌、满宠诸将并往破之。
“自洛阳出兵,粮道不过三百里崤函古道。
“此外,又可自河东蒲坂津西渡黄河,直入关中。
“如是,我大魏再不必翻越秦岭之艰,便能与蜀寇交战。
“减缩粮道一千余里,减省粮草数百万石。
“我大魏据山河之固,拥九州之众,外结英雄,内脩农战。而蜀寇却须两千里运粮,以一州之地,何能与我大魏久持?
“只须且战且守,简选精锐,分为奇兵,乘虚迭出,以扰关中,救右则击其左,救左则击其右。
“使敌疲于奔命,民不得安业,兵不得休息。
“蜀寇一旦不能屯田关中,则二三年间,必弃长安而走,此乃庙胜之策也。”
辛毗言罢,不少人连连颔首。
关中虽失,但大魏进攻关中有河东、潼关、武关三路可走,粮道最远者不过三百里,近者就隔着一条三四里宽阔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