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八阵阵而后战,兵法之常。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两军相距四五里时,司马懿就登到了右手侧的骊山台地上,观望汉军军阵之虚实。
彼时汉军仍是方阵。
方阵即意味着进攻。
圆阵则意味着防御。
司马懿遂回到阵中,以魏平、贾栩二将为前锋,以张靖为左翼,山峻为右翼,共率甲士八千,列方阵三阵击之。
这是他可用之兵的七分之一。
然而汉军却在距魏军三里左右时开始变阵,在略有起伏的平原上,即使登上战车,司马懿也并不能将汉军军阵尽收眼底。
只能望见汉军所变之阵并非典型的左中右三阵,也不像加上前后两阵的五阵,倒呈现一种楔形的阶梯状。
于是在汉魏两军前部即将接战之时,司马懿再次勒马来到了右手侧的骊山台地上,居高临下观望交战双方军阵之态势。
这一望,汉军所布战阵的全貌总算是尽收眼底,却教司马懿神色一时有些惊奇。
实在是没见过如此战阵,整体上呈现圆形之势,实际上却是由九个大小几乎等同的方阵组成。
八阵在外,状若八卦。
一阵居中,恰似八卦阴阳之鱼。
其子司马师顿觉疑惑:
“阿父,诸葛亮今日之阵,单论严整秩序而言,比魏延出阵挑战那日所列方阵混乱不知几许。
“所谓军而不阵,阵而不整,在阵而嚣,军莫可用者。
“观诸葛亮今日军阵,阵形不整,士卒纷扰杂乱,显见操练未熟。
“以此未成之阵决战,岂非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