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懿忽然又道:
“其实还有一种可能,几万蜀寇大张旗鼓入据泾渭之交那座营垒,或是诱我去攻的障眼法。
“棘门、高陵两地几千蜀寇,有可能趁着夜色入了渭北的细柳营,又或是横贯渭水南北的石桥营。”
毌丘俭一愣,思索片刻后神色微微愕然:“骠骑将军既能料到蜀寇可能有伏,还要继续前去?这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言罢不由内心翻涌,即使已到了决战前夕,司马懿与蜀军的指挥仍在斗智斗勇。
都知道大决战不在长安,又都没有真的离开长安。
这个决策,对于魏蜀双方而言都是有相当风险的。
于蜀军而言,万一大魏没有在长安留兵呢?他们留大兵于此,大魏若以雷霆之势迅速掀起决战,则蜀寇决战兵力势必不足。
于大魏而言,万一败了呢?
司马懿道: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如先前所言,蜀寇纵有埋伏,也只能埋伏在渭水北岸的细柳营与石桥营中。
“长安城西北、东北两角两营兵力空虚,已是不争之事实。
“我只须堵住蜀寇来援之路,就定能夺下两营。
“只须夺下两营,渭水石桥一营无掎角之援,未必不能破之。
“一旦破之,再挥师西向,则蜀寇必然回援,我可围点而打援耳。”
“为何?”毌丘俭一脸不解。
“渡了渭水往西便是细柳营,彼处深沟高垒,短时间内绝难攻克,怎么可能引得蜀寇来援?”
司马懿这人不到最后一刻,从来不把自己真正的谋划为外人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