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并在该领域里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不排斥有过婚史的离异男士,且有孩无孩皆可;对男方的家庭情况也不做过多要求,诸如父母退休金几何之类的问题统统浑不在意,但书香门第出身的男士可以优先考虑等等。
显然,这并不符合正常年轻女性的择偶标准,令我们很是费解。为此,我曾尝试用所学的心理学专业知识,去解析张媛的婚恋观念,企图了解她的想法。
首先,张媛的年纪不过二十出头,却要求婚介所给她尽量安排三十五岁以上的男性进行见面接触,仅此一点就足够反常了。诚然,处在这个年龄段,且符合“在工作行业内取得了一定成绩”这一条件的单身男士,在物质方面无疑是有所保证的。青春靓丽的张媛或许是希望通过金玉良缘婚介所,结识一位家底丰厚、财力可观的大龄男士,过上财富自由的幸福生活。抱有这种想法实属人之常情,倒也能说得通。这个猜想还可以解释为什么张媛会对男方的外貌、家庭情况、既往婚史等关键信息统统无视,因此得到了婚介所上下,包括姨妈在内的大部分员工的认同。
而我则是持反对观点的少数派。的确,男女双方的资源互换在当今这个讲究实际利益的时代,大多数人对此已经见怪不怪了。可问题是,张媛今年不过二十四岁,她在这么小的年纪难道就可以彻底摒弃了少女对爱情的向往,一门心思的钻研嫁给一个有钱人吗?很难想象这是一个刚出社会没两年的年轻姑娘,会做出的人生选择。何况以张媛的自身条件,嫁给一位家境殷实、年龄相仿、各方面都更加匹配的优秀青年绝非难事。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她都没有坚持选择中年男人的必要。
其次,就算张媛贪恋富太太的优渥生活,她又为何对男方从事的职业设下种种门槛,甚至还强调优先考虑书香门第出生的男士?对男方的外貌都不做要求的张媛,为什么会格外青睐出版业、文史研究、新闻传播等文化产业的从业者?要知道,这可不是一个擅长出产富豪富翁的行业,该领域里的有钱人数量比起金融业、房地产、物流运输和大型连锁餐饮行业都有所不如。而她对男方原生家庭的限制,又排除了对方是经商世家的可能性。换言之,张媛实际上是提出了两条几乎相左的择偶要求,在她所期望的几个行业领域里找高薪人士,不说是缘木求鱼,至少也是大大提高了婚介所的筛选难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