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一听这话,孙昭不干了:“不是,去品牌店买电脑,那不是等着挨宰嘛?”
然后又指了指身后的电子大楼:“言妈你别看这里乱了点,世界上知名牌子的国内总代理基本上都在这儿.....”
听到这些熟悉的话术,杨慕言无奈地摇摇头。
也不知道是不是经销商的这套洗脑话术太严谨也太成功了,从现在到未来十几年,几乎所有人都迷信组装机性能比品牌机要好,杂牌分销商拿货要比品牌商便宜。
理论上的确如此,可实际呢?
在摩尔定理的推动下,近几年各个电脑部件推陈出新的速度越来越快,从以前的两三年,到现在半年就有新一代的产品问世,整个电子行业可谓是欣欣向荣蒸蒸日上。
可是轮到下游的销售市场,情况就没那么乐观了。
上一代的产品还没卖完呢,新一代又出来了......
咋办?货总不能砸手里吧?
在高昂的拿货和库存成本压力下,电子市场的经销商们想出了各种旁门左道的销售话术和手段。
一开始,他们只是试探着拿老一代产品当新一代产品卖,发现不但好卖,利润也高了很多,于是胆子慢慢就大了起来。
有的拿杂牌配件当品牌配件卖,有的拿没质保的散装黑货当正品行货卖,发展到最后,甚至有人拿回收后翻新的二手配件当全新的卖......
这就是电脑城的价格永远比品牌经销商要便宜的根本原因!
当然,这些黑心老板也不傻,至少能保证卖出去的电脑可以正常使用一两年,性能肯定达不到预期,但是也不会差得太明显。
这样最多两年之后,电脑多半会出问题,这时候他们就会找各种理由推卸责任,顺便想办法再坑一笔升级配件的费用......
在这样的操作下,一台电脑的利润几乎能达到销售金额的一半以上!
这么高的利润,再加上几乎能完全规避的法律风险,让电子市场的黑心老板们都快疯了!
这几年,整个电子销售市场可谓是群魔乱舞,普通人买电脑几乎没有不被坑的,只有坑多坑少的区别。
即便未来网购取代了实体店,消费者也有了防范意识,可这样的销售套路并没有消失,还是有人在直播间里卖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