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仙女山区,独山村,山上山下,资源还是丰富的。但守着这样的资源,村子却不富裕,虽然有大部分人勉强解决温饱,但贫困户也不少,尤其是山上再往上走的散居户,听说还有两父子、两娘女共穿一条裤子的人家。
晚饭还是在小餐馆,但夏正华要求只搞三四个菜,不允许大鱼大肉。这样吃着,喝点水酒,大家倒也自在。
虽然在乡里不是主抓经济的副乡长,但作为独山村的包村干部,夏正华还是有责任为独山村的经济发展出谋划策,出心出力。包村干部,在村里,什么事都得管。
夏正华端起酒杯,向肖支书示意,喝了一口,他内心是沉重的。夏正华家里也不富裕,但温饱还是解决了,家里也建了二层的红砖房。
“肖支书,有些疑问想问你一下。”
“什么事,尽管问,只要我能回答得出来。”
肖敏贵还是很豪爽的。
“嗯,是这样呀。今天也基本把独山村的主要地方转了一圈,我感觉嘛,独山村虽然在山上,但自然资源还是很好的。改革开放也十多年了,怎么独山村就守着这良好的资源,没发展起来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 ')('\n
第十章 想点办法 (第2/2页)
肖敏贵低了下头,作为独山村二十来年的老支书,他也自感愧疚。
“外人看起来,这山上资源不少,我们独山村守着宝贝哭穷。其实呢,全乡来说,除了乡镇府所在村天然好一点,独山村比起其他村来说,还是好了那么一点点,大多数人还算是有饭吃。上山呢,不只有传统的养羊养牛,还有许多野味野果。但都产生不了好价钱。”
肖敏贵闷了一口酒,接着说,“前些年,计划经济还好一点,大家都养羊,县里统一收购。肉卖给食品站,皮子卖给县皮革厂。现在县皮革厂也不景气,皮子销售不行,羊肉牛肉也难运出去,价格也不好,多了也不知道怎么卖。所以村民对养羊养牛越来越没兴趣。”
肖敏贵也显得很无助无奈。
村主任肖声谊开口接着叹气道:“难呀!从山下上来,走青石板路,要两个多小时。原来林场有一条土路,只能走拖拉机,坑坑洼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