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计有三两。这个酒开起来显得浑,带点灰白色,似乎较稠。
牛成斌端起酒杯,对夏正华说:“正华同志,这个是我们乡里正宗的土酒,度数不高,不辣喉,外面一般没得喝。我们这边酒桌上有个规矩,先起三杯通大礼。以后是一个锅里吃饭,你可不许藏着掖着。同志们,你们说是不是呀。”
其他人当然附和。
这喝酒对夏正华来说,也不是什么难事,初来咋到,怎么也得给大伙面子,也得树立一下威风,免得以后被人看扁。不酒精考验,成不了优秀的干部。
在牛成斌的提议下,大家一边是欢迎夏正华,一边就酒过三巡,一起喝了三杯。
乡长邵正敏这时说,“正华同志,从今以后我们就是一个战壕里的人了。在坐的可以做你的长辈,至少也是你的哥哥姐姐。所以呢,牛书记,我有个提议。”
邵正敏长得很白净,大概三十七八岁,他看向身边的牛成斌道。
牛成斌于是说,“正敏有什么好提议,说出来大家听听。”
邵正敏接着道,“作为新来的成员,为体现他融入集体的速度,我提议先由正华同志跟我们这一桌每人喝一杯,我们大家再来敬他。大家看怎么样?”
虽然是征求意见的口气,这桌人哪有不同意的道理,心里巴不得把夏正华放倒。让他知道乡下人的厉害。
夏正华已经喝过三杯,感觉这酒比较甜,确实不辣喉,估计不到三十度,和老家的米酒度数差不多。曾经村里有一家人结婚,十七岁的夏正华被大人们赌着,硬是喝了七斤米酒没醉,其他人都倒了。从此,村里没人敢跟他怼酒。
夏正华端起酒杯,先敬了书记牛成斌,再敬乡长邵正敏,接着是副书记华立阳,轮着跟所有人喝了一杯。
接下来,在牛书记的带头下,每人跟夏正华喝了一杯。
副书记谭俊华对着其他桌的喊,“你们怎么这么不主动?是不欢迎正华同志来漆树乡工作吗?”
其他桌的人正等着这边歇下来。听到华立阳这样喊,三五成群的结伴过来敬夏正华的酒。就算是小群体一起敬,算下来,夏正华又喝了十多杯。
即使好喝,还是有点上头,夏正华开始有感觉了。
牛成斌看着夏正华对敬酒来者不拒,心里对他就看好起来了。都是酒品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