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这种吊桥宽一米二,长十米九,吊桥的前端有一形似乌鸦鸟喙的重型铁钉,两侧设有小栏杆,装置在船只上,利用船头的滑轮和帆杆使吊桥得以升降。
当吊桥下落时铁钉可以刺入敌船的甲板,使得两船相互固定,从而为罗马士兵进入敌船提供通道。
于是乎,罗马人通过这种吊桥,将水战变成了陆战。利用陆军的优势,取得了米拉海战、萨尔赛、廷达里斯、埃克诺穆斯角海战等知名战役的大捷。
当然了,这种“乌鸦吊桥”的缺点也是很明显的。因为船首的吊桥太重,改变了船只的受力平衡,在汹涌的大海中很容易会因为风浪而沉没。
渐渐地,随着罗马海军真正崛起,乌鸦吊桥逐渐在罗马海军中消失。
不过,这种海战吊桥的思路流传了下来。
赵朔西征俘虏了太多的各种西方工匠了,自然有人知道这种乌鸦吊桥的思路。
张世杰深受启发。
海上乌鸦吊桥的劣势,的确太明显了。
但是,在风平浪静的内河中呢?
而且,他也没打算用乌鸦吊桥当接弦战的利器来用,以内河水师的实力完全用不着。
他准备来当云梯用!
一个个乌鸦吊桥,就是迅速搭建的云梯,正好用来攻破敌军的水寨。
现在华夏的技术水平,可比一千五百年前的罗马强多了。
张世杰在水师大船上装置的乌鸦吊桥,足足有五丈开外,
他嫌弃“乌鸦吊桥”的名字太晦气了,改名“得胜桥”。
装备了“得胜桥”的战船,命名为“得胜船”。
嗖嗖嗖!
十艘得胜船的三弓床弩在发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