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是,赵朔怕他们抵抗吗?
他灭的国多了,正好让那些对他不满之人,直接来个一网打尽。
还有,百姓的确愚氓得多,但缙绅的影响也没士大夫想象中那么大。没听说过那句诗吗?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所谓“十胜十败”简直毫无道理,不过是大宋君臣的自我安慰罢了。
当然了,史嵩之是这样想的,却不会开口说出来。
他只是向着魏了翁微微点头,道:“魏相公舌辩滔滔,史某人佩服。不过,可惜啊,您在这里说得再好,也不能退赵朔的大军不是?不如,您前往蒙古一行,觐见蒙古大汗窝阔台,对他也说上这十胜十败的道理。劝他出兵,挠赵朔之后背?”
“呃…”
魏了翁当时就有些含糊,道:“此去蒙古,路途遥远,而且所经之处,又大都是赵朔的地盘。就算我不畏艰险,乔装改扮,这身子骨恐怕也支撑不住啊!”
“哦,怕身子骨支撑不住。那我给你说个近的,魏相公可作为使者可往中都一行。对赵朔说说这番十胜十负的道理,劝他罢兵休战。也免了天下黎民百姓的一场刀兵之劫,堪称功德无量。”
“那就更不行了。赵朔此人虽有宗室血脉,但几代人身在草原,胡风甚重,是不讲道理的。当初宣相公劝他登基,却被他腰斩于午门之外,殷鉴不远啊!”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可就不好办了。”
史嵩之这才图穷匕见,道:“那魏相公就去河南汴梁吧。那里有全子才将军率领的五万大军。你把这番十胜十败的道理,说给我大军将士们听,让他们奋勇作战,保卫我大宋旧都,这总做得到吧?”
“呃…”
史嵩之把话说到这个地步,魏了翁还没办法拒绝了。
毕竟,当初靖康之变后,大宋名相宗泽就是在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