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的俘虏营。
这里面有前大明蓟辽总兵孙传庭,有前大明辽东总督杨绳武,有前大明淮北巡抚洪承畴,还有前大明淮北总督、成国公朱纯臣,前大明淮北按察使、保国公朱国弼。
可以说,大明的那些重要军事将领,大同先后应对的敌人,都在这了。
洪承畴就在这里面遇到了朱纯臣和朱国弼,说来也是神奇,三人联合在淮北与大同进行决战,结果战时三人面都没见着,偏偏最后都在这功德林里遇到了。
而杨绳武和孙传庭也是最近才被转移到这里来,和这些难兄难弟被关在了一块。
“成国公,保国公,没成想,我等竟然是在这里见面了。”洪承畴神情很是复杂。
他虽然有时候不听军令,但那是崇祯的命令实在是太过匪夷所思,加上崇祯根本不通军事,指挥起来就是乱七八糟,他宁愿抗令,这样起码能保全大军。
但说实在话,洪承畴是忠于明廷的,他不是想当军阀,而是想当力挽狂澜的名臣,上马治军下马治国,足以出将入相青史留名的名臣。
所以洪承畴在淮北之战中可谓是尽心尽力,甚至连明军那优良的抛弃队友传统都无视了,死活非要救朱纯臣。
洪承畴神情复杂,朱纯臣和朱国弼的神情就更复杂了,毕竟说起来,淮北之战之所以失败,三人都是战犯,但最大的战犯绝对不是洪承畴,他们二人都犯下了致命的失误,尤其是朱国弼,其战略性的失误才是淮北之战明廷全面溃败的开始。
而相对洪承畴、朱纯臣和朱国弼的神情复杂,孙传庭和杨绳武如今倒是看得开了,二人此时正在复盘锦州之战,加上一群参将总兵在一块,倒是热热闹闹。
那边喧闹的动静让洪承畴三人不由得看过去,听闻孙传庭和杨绳武这二人正在复盘战局,为了避免尴尬三人也是分开凑过去。
靠近了只听有人侃侃而谈:“辽宁之战,我朝三十万大军之所以大败,归根结底,其原因不仅仅是朝廷策略出现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