乎自己的田产钱粮。
有这些官员支持,崇祯也渐渐下定了决心,他要迁都应天了。
而且他有了更多的理由,比如:太祖皇帝就是在应天打下大明天下的,这是大明的龙兴之地,这里的代表意义太多了,把应天府作为京师是非常合适的。
又比如:宣宗皇帝就想过把京师迁回应天,最后是因为身体原因才不了了之的,事实证明南国才是老朱家的根本盘,应天比顺天要好。
再比如:先帝中宗皇帝厉害吧,人家也想着迁都应天,认为应天才是最适合京师之地。
种种原因凑到一块,各种理由给够了崇祯皇帝台阶,崇祯也就是顺势下达诏令:大明迁都应天,皇帝巡狩江南。
大明迁都应天是因为这是历代先帝的愿望,是因为这里本就是大明的京师国本,大明迁都和大同党快打到直隶一点关系也没有。
至于皇帝巡狩江南,也是因为大明要迁都了,顺天府不再是京师之地,皇帝肯定要去江南的,眼下提前去巡视一圈,也是正常,皇帝不是跑路,是去江南巡查了。
这些理由说出来别人信不信不管,起码崇祯皇帝和大臣们是有了个一个台阶了,于是所有人都开始打包行李,收拾折子,把各种金银珠宝收拾妥当,准备君臣一同前往江南。
而在这个时刻,崇祯皇帝又提出了个问题:“谁来守顺天呢?”
虽然说大明要迁都应天了,但顺天毕竟是大明十二位皇帝的京师所在,有一座座大明皇陵,其政治地位和意义在北国不言而喻,总不能直接把顺天送给张好古吧,总要拼一拼的。
如今皇帝要跑了,大臣们要跑了,肯定要留个够分量的人来坐镇。
而找谁来坐镇顺天府,文武百官又开始吵起来了,谁也不想留下来当炮灰!
如今的京师,一片萧条,商贾士绅纷纷出逃,百姓市井却麻木的留了下来,他们逃是没意义的,逃就是死,还不如留下来,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