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府县小吏衙役等人手极其充足,也都十分富庶,大下学宫都修缮得极好,在下看到的官学都免费供应茶水点心,廪米折银发放。
“在下沿途拜访了三位在江南任职的朋友,问了问,说是吏衙学宫都是得了丝绸行的照应,在下觉得这份照应要想减下来极其不易,这才说丝绸行和各个丝绸坊必定要艰难一阵子。”
周沈年有几分不自在的咳了一声,一脸干笑道:“学宫学社这些,我比周大郎知道的多些。两浙路士子进学之后,都会加入一个两个学社,逢年过节,学社都会给诸位士子派送过节银钱,这些银钱差不多够士子们养家了。
“我也是跟到世子爷身边之后,才知道这些银钱都出自丝绸行。除了这些派送的银钱,各个学社聚会会文、邀人讲学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这些关系着每一位士子。”
顾砚面色阴沉,这些详情他已经知道不少,知道的越多越知道这件事的困难和复杂远远超过他的预期。
“先说说这件事吧。”顾砚点了点那封信,一件一件的处理吧。
顾砚看向潘世易,潘世易犹豫道:“各地小吏衙役这一块,还有周先生说的学社,都是积弊已久,最好徐徐而图,海税司那边,是不是能缓一缓?”
“不行!”周沈年在顾砚之前摇头,“海税司的事一步不能退,退一步就是全盘皆输。”
顾砚点头。
“世子爷最好能回到江南亲自主持。”周沈年看着顾砚建议道。
顾砚沉默片刻道:“嗯,让我想想。这件事你们两个先议一议。”
顾砚将信递给周沈年。
看着周沈年和潘世易出了垂花门,顾砚出了一会儿神,叫进石滾换了衣裳,出来往父亲睿亲王的书房过去。
睿亲王告了病,已经有一阵子没上早朝了,这会儿正和宗正寺几个管事对着厚厚的册子指指点点的说着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