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盘坐片刻,孟渊心意稍平,这才检验自身。
精火壮大升腾,已然圆满。
“是否引火淬体?马上就要与丁重楼对阵,以他的能耐,怕是不比对上智和简单。若是留精火在体内,即便身上有损,也能立即补足。继而熬到丁重楼的蜉蝣天地之功耗尽,那必然是胜局。”
“到时再来采集丁重楼之火,便足够稳妥了!”
孟渊这般想着,脑海中似晃荡了一下,竟忆起了葫芦山底下的杨玉瓶,以及郄亦生临死之时。
那杨玉瓶心狠手辣,可称劲敌,尤其是数次以九转还神续命,着实难对付的很。
而郄亦生是孟渊遇到的第一个可称惊才绝艳的人,其人曾连破僧道高人,犹有余力。
孟渊与其相博,数次折羽而逃。
但在七水镇时,孟渊向死而生,不管不顾,拼尽心血,终于逼的郄亦生拿出了后手。
“我到六品圆满之后,五品境明明只差一层薄纸,却始终勘不破。信王说是心境之故,武人真谛之故。彼时我不懂何为心境之变,但我却知何为武人之本。武人乃是于无路之处,斩荆破棘,开出一条路。那些只知打打杀杀,好勇斗狠之辈,妄称武人,其实根本不知以武入道的道理。”
“后来我才明了心境之变。乃是我有九转还神,始终惦念一条生路,且还是以友邻为壑之路。九转还神是救命之法,乃至于能临阵破境,但在武道上越走越远,便知这是饮鸩止渴,前方已然无路。这是我的道,可道路已然封闭锁死了。”
郄亦生的话犹在眼前,乃是说武人并非不能不留后手,而是不能过于依赖后手。
孟渊数次险死还生,都靠精火反哺,已然存了依赖之心。
心念电转之际,稍一存想,精火轰然爆开。
一时之间,孟渊心中竟生出背负高山之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