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过哪怕是小剪辑,对方也是有团队的。
特效师科林也同样如此。
这一点比国内剪辑师就12人,可谓是专业了很多。
国内往往是十个人的活一个人干,有时候导演都兼职剪辑;而好莱坞就分工很明确,剪辑就是剪辑,导演是导演,每个环节不会“串台”。
国内导演恨不得一个人干所有职业的活。
这也就是制片人中心制,和导演中心制的不同之处。
国内导演跟制片人其实没什么两样,他要管很多事情;而好莱坞制片人就管的比较多,最重要的一点还在于,国内导演大多有最终剪辑的权利。
而好莱坞很多导演…是没有的。
他们只拥有剪辑权,就是参与到剪辑电影中的权利,但最终电影剪辑成什么样,拍板的成片用哪一版,往往是制片人说了算,导演连拒绝的权利都没有。
这也是为什么国外有很多导演剪辑版的原因。
导演也想自己拍的作品,有最终拍板的那个“按钮”,可惜资本是不会听你的。
制片人就是投资方的执行者,他们拥有行业最专业的大卖眼光,来确定一部电影的最终成片。
当然,马有失蹄,不是谁都是优秀制片人。
反而很多导演因为拍了电影对作品更加了解,他能剪出更好的版本。
例如《蝙蝠侠大战超人》的导演扎克·施耐德,他可以算是这个行业“导演剪辑版”的代名词。
他的作品里,《活死人黎明》、《守望者》、《正义联盟》等等都发行过导剪版。
《守望者》在北美仅仅过1亿美金,而且媒体和观众口碑都不太行,之后有了导演剪辑版,后面又来了终极剪辑版,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