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珍贵,至少在基层比如众议员席位层面可以说无往不利,很多基层政客,都是通过‘环保承诺’来快速上位,然后制定更激进的政策我怀疑‘卖票’也是极端环保组织的一门生意.”
这算盘打的好啊.
怪不得上来的人一代不如一代.
老欧的环保组织是美国人资助的,这事儿翟达不太记得,但一听就回忆起来了,十几年后这个结论也逐渐被大众认可。
你以为它们只恶心咱们么?
它们在恶心全世界!
区别只在于,他恶心东大后,东大表示:你真鸡脖恶心,居然玩屎。
而欧日韩被恶心后表示:这是真功夫!真文明!必须学起来!
如果把后世的历史轨迹作为参考,欧洲从上到下的逐渐抽象,恐怕早已经埋下了伏笔。
翟达直指核心道:“如果,我是说如果我想和这些‘环保进步人士’取得一些合作.你觉得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
环保进步人士?这词儿真雅致.
老大不愧是作家。
李海莉想了想,最后很谨慎的说道:“有些东西我也是雾里看花,还需要继续挖,但非要说的话.至少不能是以‘研究院’的名目,所有资助这类组织的企业都隐藏在了幕后,大多都是控制一些‘群岛基金’资助,然后通过‘中间人’合作。”
“其实这伙人挺散漫的,即便是资助者也做不到100控制,像是雇佣兵一般,只不过底层成员根本不清楚是在为谁活动,且任何支持都必须转化成‘环保议题’,才能执行的下去。”
“反过来说,只要足够契合环保议题,也能花小钱办大事,撬动更多人,比如那边政客自己就会为了选票和民意,倒贴上来站台彰显存在感,律师为了名声愿意做出头鸟打官司,普通人多多少少也会被调动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