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txt_33">李征这人见朱怀安还挺有礼貌,心里的印象分就又高了不少。
这君主能处!
当即,李征拱手施礼,目光灼灼道:
“我近日夜观星象,紫微帝星隐现异芒,如一根灯芯分开两茎,一茎势大但却日渐微弱,一茎势小,却日趋盈盛。以臣浅薄之见,却是正应少主承天之命。”
朱怀安眉头微皱,未待言语,就又听李征说道:
“此言不是阿谀奉承之言,若君果真欲取天下,当以四策为鉴。”
“一策,天命在我。可遣方士僧道广传谶纬,称黑水化麟、枯木生芝皆应龙兴之兆。命儒生编修前朝苛政暴政录书,散于市井童谣,使黔首皆知旧鼎当倾,新主乃荧惑转世以拯苍生。
除此之外,听闻赵氏皇陵被天雷击穿,此为天心已失,真龙在野之显兆。
再有坊间传闻当今伪天子杀兄夺位,有不孝之嫌,常言道空穴来风,少主可凭借这一点大做文章,做成他伪天子身份。此消彼长,则势日起。”
“二策,中枢裂敌。征为官之时,素闻何太尉与石阁老、严相有旧怨,君可仿效遗书之计——以金箔仿太尉笔迹作通敌密函,遣死士‘不慎’遗失。当今伪天子对世子颇为忌惮,何太尉当年又颇为推崇王爷。
届时他们君臣势必相疑,待到时机相宜时,少主再计诱太尉门生反戈,则敌自乱矣。”
朱怀安眼睛微眯,重新审视起李征:“当今朝廷虽说佞臣当道,可也不缺能臣干将,你为何偏偏选中何太尉?”
李征笑道:“太尉门生故吏众多,对朝廷影响甚大,太尉感念赵家恩情,亦肯效死力,像这种人,如若不能为己所用,不如尽早除之。至于其他能臣.”
李征戏言道:“诸如严相、石瑾忠、潘松之辈,私心太重,或衷于内斗,或忠于本家,在征眼里,这些人活着的作用或许比死了更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