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
门刚打开,汉军一拥而上,抄起背后的百炼钢大刀将守门的匈奴砍死。赵云依旧是身先士卒,冲在最前面。他不仅擅长使□□,也是一等一的好射手。箭矢所到之处,匈奴皆倒。
守寨的匈奴乱逃,山下的汉军也趁机攻上来,为了免得被误伤,穿匈奴衣服的汉军从口袋里掏出红绸布紧紧系在头上。拎着斧子的、提着□□的,还要挥舞着大刀的汉军,追着匈奴砍。直到夜半,这场战斗才结束。
熟悉敌人风格的太原郡太守和赵云商量计策的时候曾说:匈奴人骄傲又怕被责罚,一旦匈奴失去了粮仓,右贤王一定不会回去向左贤王和单于求援,会积蓄所有力量来红花谷攻打我们。
汉军占据了山寨后,赵云亲自带人重新修整寨子大门,屯兵于此。又燃起烽火信号,传递消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太原郡太守认为匈奴人擅长马背上作战,军队也是以骑兵为主,来去如风。红花谷的残兵败将逃回去后,两日之内,右贤王必会纠集兵力来攻。于是打算埋伏在一队约为五千骑的匈奴到红花谷的必经路上,分担赵云的一半压力。
此时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田里的谷物还没有长成,距离秋收还早。当地百姓存粮和牛羊都被匈奴抢走了,藏起来的最后一点粮食都主动给了汉军吃。听说汉军攻打下来了匈奴人储粮和牛羊的红花谷,准备继续守卫那处,当地人都主动拿起了武器追随。因着许多青壮男子被杀,这些拿着武器的不少是老人和女子。太原郡太守本来想拒绝,汉朝行军打仗,从来都不是以人数取胜。但亲卫劝说道:即使将他们留在这里,没有粮食,他们也活不下去了。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