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注:引自三字经原文
陈宫笑道:子曰性相近也,□□也。陛下这写的是劝学之道,莫非是要分给洛阳门学和鸿都门学的学子们的?
这些都出自《三字经》,刘协唯一能背诵的就是前面的四句话了。他从容道:如果不好好引导庶民向学,他们天生善良的秉性就会沾染不好的习气。朕有心劝学,准备命人编制三字经劝学篇,以通俗易懂、简单上口的三字,作为孩童的启蒙。这四句便是开篇了,你们自认有才学的,可以在三日内供稿给卢植,待他整理成册后,传扬天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些纸张的右下角,落款都是陛下的名字。纸张不大,裁剪得四四方方,只有成年男人的巴掌大小,十分轻薄易携。不难想象,若是整理成册后,这是一本多么容易流传携带的书籍。
哪个文人不想让自己的笔墨为天下所见,后世流传呢?纵然许多人反对寒门有念书的机会,对于这样的机会也十分心动。
纵使有人反对,还是很多人向卢植投稿,其中就有名扬天下的蔡邕。远在荆州的荀彧和徐庶早就接到过刘协的信件,贡献的两句也都随信件寄到了。卢植才华横溢,只用了两天两夜,就从来稿中精选出六十句,编纂为《三字经劝学篇》。
按照刘协的想法,这得编纂为一系列,后面还得有从军篇、报国篇等。洛阳印刷厂校对完毕后,属下的能工巧匠开始雕刻阳文反体字,制成模板。随后加足马力开始印制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