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穿着棉袄夹着甲片,既能抵御刀枪,又能抵御风寒,可谓一举两得。
可随着北疆军的战线向南推进,将中原作为日后重点攻略的目标,棉甲的缺陷便暴露无遗。
怕热!
去年的焉支山之战中,北疆骑兵穿着厚重的棉甲与西夏军队交战。
正值六七月份,骄阳似火,将士们在烈日下闷得喘不过气,不少人因中暑倒下,造成了不少的非战斗减员。
所以,李骁推出了北疆第二代甲胄。
布面甲!
这布面甲的构造也很简单,由两层棉布夹着一层铁片,中间不再填充棉花。
这种甲胄透气性极佳,能轻松适应酷热的作战环境。
若是遇上寒冷天气,只需在里面套上一层棉衣,便能抵御风寒,更换起来十分方便,远比棉甲更适合北疆日后多变的作战环境。
不过这般设计也有弊端,成本增加了。
想当初金州贫瘠,人力物力都捉襟见肘,为了省事省钱,一件棉甲便要兼顾保暖与防护。
于是便出现了内外两层棉布夹着棉花和甲片的‘复合棉甲’。
可换成布面甲配棉袄的组合,就需要一层棉花、一层甲片,再加上四层棉布。
单是多出来的两层棉布,在当年的金州就是难以负担的开销,所以李骁只能选择复合棉甲。
但现在不一样了,北疆日渐富裕,多费两层棉布、多制作一件衣服根本不算什么。
“哐啷”一声,李骁将布面甲提在手中。
相比于厚重的棉甲,这布面甲只有十几斤重,拿在手里轻便灵活,能适应多种环境作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0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