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而且以后的新事物也会越来越多的,社会也会变得丰富多彩,不会再跟以前那样了。
听闺女都这么说,江父跟周桂云当然就没有再多啰嗦什么。
不过周桂云真的忍不住感慨,说这才几年,京城的变化竟然这么大!
不像乡里,十几年如一日的,基本上没什么出入。
江浅笑着说:“村里可不是没变化的,现在不就包产到户了吗?老百姓们能自己养猪养鸡啥的了吗?过去哪里能呀。”
“是这样没错。”周桂云倒是一笑。
真要说变化,乡里确实也是有的,不单单政策上的,还多了不少砖瓦房呢!
去年不少人家都赚到了钱。
远的不说,就被江守河介绍去城里做买卖的江守孝,江守顺兄弟二人。
本来家里都是很穷的,结果在他们出发过来京城之前,他们都在张罗起砖瓦房的事了!
真是叫村里人都大吃一惊啊!
江浅很喜欢听村里的事情,听到这些就笑着说道:“守孝哥跟守顺哥他们发展这么快呀。”都是认识的,五叔家的隔房堂哥。
“是啊,兄弟俩虽然没摊上个好爹,但也是真的争气。”周桂云道。
这两个堂侄子的爹就是个赌鬼,当年可是欠了不少外债,在他们兄弟俩小的时候一度欠的连房子都抵出去了,只能去住草棚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 ')('\n
第466章 嫌你穷怕你富 (第2/2页)
要不乡里头怎么那么喜欢生儿子,这也是有原因的。
有儿贫不久,无子富不长。
这不,就因为有这俩儿子,他们一长大,家里就被支棱起来了。
现在政策好了,就在老三的建议下做起豆腐发豆芽拖着板车去城里卖,如今砖瓦房也要住上了,可是叫人羡慕。
江浅一笑,也问起了旁人。
看闺女有兴趣,周桂云就笑着说起其他人来,比如弄养鸡场的,比如养山羊的,这些都是村里跟老江家沾亲带故的,有着左弯右拐的亲戚关系。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