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之际,门诊护理师就有些紧张地询问道:「咦,庄医师这个月,不是没有排学生吗?那这位是……」
「喔这位是谢医师,他是一位精通西医学的医师,想来我门诊跟诊见习,了解中医临床如何操作,以利日后进行中西医的交流。」庄丝若简短而平稳地介绍着。
「喔,原来是西医那边的医师,派来跟中医交流的啊?」门诊护理师的语气,听起来没有不悦,甚至主动推荐道:「你好你好谢医师,我们庄医师很亲切,也很会教学与分享,你好好地跟她门诊,一定会收穫良多。」
当天跟诊内容,确实让梁起风觉得值得,不只收穫良多,且也印象深刻。
其中有两个印象较深的案例。
第一个案例,是一名一进诊间就哭闹不休的小孩子,被庄丝若立即诊断为「小儿牵拉肘」,并且当下即用简易手法復位,那小孩子登时便缓解了疼痛,也不再稍动即痛地哭闹了。
这个快速见效的成果,不只是让病患家属惊喜不已,就连这个年约五岁的病童本人,都是惊讶非常,他还不知道发生了甚么事,只看着庄医师在他手肘手腕上动了几下,然后他本来痛到不敢动的地方,就一霎时都不痛了。
病童本人,一脸地莫名其妙,有点傻愣住地止住了哭泣,一开始还萌萌地不太敢动,但在稍微尝试了一下后,发现自己果真不再疼痛后,便即破涕为笑,开始一切如常地活动了。
病人家属连番称谢以后,便即满意离去。
庄丝若回头去向梁起风解说道:「小儿牵拉肘这种案例,对于我们有学过中医伤科的人来说,不到一分鐘就可以解决,甚至连中药都不用吃,针灸也用不上。是非常有成就感的case。」
梁起风好奇追问道:「小儿牵拉肘我知道,但没想到你也这么熟悉復位的操作,你说你有学中医伤科?伤科是指……像是国术馆推拿的那种治法吗?那不是很累吗?你一个女生,竟然也要学这个?我以为你就把把脉、开开药,顶多加个针灸就差不多了。」
庄丝若答道:「中药、针灸与推拿,是中医师最基本的三项武器,缺一不可,所以我当初都有学习,很认真地拜师学艺过……不过,我们中医师的伤科手法,与国术馆的常见治法,还是有一些不同,尤其以我女医师的手力来说,不会去选用需要拚劲的硬功夫,而是採取巧劲为主的『柔手法』。虽然会比硬功多花费一些时间,但是同样能达到治疗目的。」
「柔手法……你确实使用的,不像是蛮力,而是巧劲,但是中医伤科怎么说,都一定比开药及针灸还累吧?为什么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