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握。她的手柔软而温暖,这短暂的接触让他的心跳微微加速。“你好,黄记者。”他略带一丝紧张地回应道。
黄依依的微笑更加灿烂了:“阎晨同志,你的事迹我已经有所了解了,扎根基层,一心为民,真是令人敬佩!”
“黄记者过奖了,”阎晨谦虚地笑了笑,“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情。”
黄依依的目光真诚而充满好奇:“阎晨同志,我想更深入地了解一下你的工作情况,以及你对九河县未来发展的看法,可以吗?”
“当然可以,黄记者,你想了解什么尽管问。”阎晨的语气恢复了自信。
黄依依略微沉吟了一下,提议道:“那太好了!这样吧,阎晨同志,能不能带我在县里转转?我想更直观地感受一下九河县的风土人情,以及你工作的实际成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 ')('\n
第三十六章 专访进行中! (第2/2页)
“没问题,黄记者,我这就带你去。”阎晨欣然同意,并做了个“请”的手势,示意黄依依先行。
阎晨带着黄依依走出县政府大楼,阳光洒在九河县略显斑驳的街道上。街道两旁,低矮的砖瓦房和新起的几栋楼房交错排列,电线杆上缠绕着杂乱的电线,路边的小摊贩叫卖着各色商品,一股浓郁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
“阎主任!吃饭了吗?”一位推着板车,车上堆满新鲜蔬菜的大娘看到阎晨,热情地打招呼。
“还没呢,王婶,您生意好啊!”阎晨笑着回应,目光触及大娘板车上蔫巴的几片菜叶,心里微微一沉。
黄依依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细节,她走到王婶身边,拿出录音笔:“您好,我是人民日报的记者,能跟您聊聊吗?”
王婶受宠若惊,连忙点头答应。黄依依的问题很巧妙,从菜价聊到生活,从家庭聊到对县里的看法。王婶对阎晨赞不绝口:“阎主任是个好官啊!以前肥皂厂都快倒闭了,是他带着大家伙儿重新干起来的!现在厂子效益好了,我们这些菜农也跟着沾光,菜都好卖多了!”
类似的场景在接下来的采访中不断重现。
一位修鞋的大爷,一位卖包子的老汉,一位带着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