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世界里,外界的喧杂似乎与他无关。然而,就在他准备翻到下一个关键段落时,办公室的门猛地被推开,一个气势不凡的老人走了进来。
这位老人衣着简单,但身上散发出的威严和气场让人不敢小觑。阎晨抬头,目光对上了老人的,他能感受到这位老人的目光中透出的厚重和精明。
无论是那双略微浑浊但依然明亮的眼睛,还是嘴角常挂的淡淡微笑,都让阎晨心中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敬意。
“请问您找谁?”此时的办公室内除了闫晨没有别人,阎晨只能硬着头皮站起身来,微微弯腰,语气礼貌而恭敬道。
老人却摇了摇头,脸上带着微笑说:“我来看看这儿的变化,已经很多年没回来了。”说完,他缓步走了进来,瘦削的身影在阳光透过窗帘洒下的寸寸光影间错落有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 ')('\n
第十章 陈书记的慌张 (第2/2页)
老人打量了一下办公室,笑着说,“我叫李老,曾在这个单位工作过,不过好几年没回来了。”
“李老,欢迎您回来。”阎晨的心中冒出些许好奇,随后热情邀请道:“您请坐,您这是来看看九河县的发展吗?”
李老随意地坐下,目光落在阎晨的书本上,打量着这位年轻的公务员。
阎晨感到对方的注视,心中思绪纷飞,难得遇到这样一位有背景的前辈,也许可以借此机会聊聊工作中的一些体验。
正当闫晨心中想着怎么开口时,李老主动说道:“小同志,要是有时间的话,跟我说说现在九河县的情况吧。”
“这几年,九河县的变化可不小。”阎晨若有所思,缓缓道出这些日子的观察,“发展速度快,但民众的生活水平提高得还不够,尤其是偏远地区,他们的需求常常被忽视。”
李老点了点头,面露赞许之色:“你对基层情况了解得相当不错,年轻人能有这样的思考非常难得。”
接下来的交谈中,阎晨如同打开了话匣子,围绕着老百姓的苦与乐,畅谈起自己对未来的构想。李老听得津津有味,不时频频点头。
“最近有很多农民反映,由于水利设施老化,影响了农作物的灌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