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面差出太远,明显不在一个level。
韩国也有一个类似的特例:金泰熙,演技平平,票房收视都一般,可广告商就是爱她。
太多例子可以证明,扛票房、扛收视、扛代言,三者完全不等同。
所以,没票房没收视的明星可不可以成为奢侈品牌狂舔的对象?
完全可以,只要能够带来品牌力的增强,或者实打实的销售。
然而在2014年之前,中国明星只能带来一定的品牌力,所以各大奢侈品牌只与巩皇曼神菲后等少数巨星保持了良好的关系,并未将她们签为真正的代言人。
从咖位和实绩出发,方星河与现在如日中天的那几位相比,显然还差着一些。
但他拿下了日韩两大奢侈品消费市场——日本世界第二,韩国世界第八,再加上港台东南亚新加坡,整个亚洲都是他的覆盖区。
奢侈品牌的逻辑和快消品不一样,他们看中的不是方星河的短期热度,而是品牌力提升销售潜力的双重价值。
后者尚需验证,谁都不清楚那些年轻的满天星到底有多少奢侈品消费能力,但前者已经足够他们进行一次大胆尝试。
于是,当方星河打算拍一套写真的消息传出来之后,各大奢侈品牌疯狂涌来,争抢赞助名额。
所谓的赞助,意思是免费提供服装和珠宝,供拍摄使用。
高价值物品是借用,普通成衣和配饰直接赠送。
方星河一眼就看穿了他们的打算——等待写真集的成果。
销量高,便等于是替他们的产品做了不收钱的推广,而且也可以观察到上身产品的销售增长数据,以此确认代言效果。
销量低,也不亏损什么,几套衣服而已。
这是奢侈品牌的常规套路,在乱发tit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