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买得起,研发出29元的人民相机,就为让每个人民群众都能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董雪晴天天听电话,敏锐些:“怎么有点像你说话的腔调,普通话又带点口音?”
让卫东也疑惑:“好像是我说过,那天去市里面谈话,他们悄悄录音了?但原话不是这样吧。”
电视里已经再上醇厚温和的男中音:“这就是思路的转变,怎么生产人民群众最喜欢的产品,怎么生产人民群众愿意接受的产品,局面顿时豁然开朗!”
开始出现大量的厂里工人繁忙包装,喜笑颜开的朝着车上搬运,阳光日报上的“爱克斯”相机版面,全都是幻灯片式的快速剪辑,凸显出忙得一批的繁荣景象。
“曾经茫然不知所措的产业困局,在找准方向之后,积极研发,用心销售,别出心裁的联合报刊推出奥运光荣榜,让爱克斯相机成为全国知名的照相机品牌,月产十万台人民相机,让全国人民都能用上自己的相机!”
这下算是把爱克斯相机的名牌地位牢牢焊死了!
哈哈哈,这下起码二三十年的销售名声不愁,彻底算是站稳脚了。
喜得让卫东放了碗筷,抓小娃的手鼓掌,气得小蝶嗷嗷叫,刚躺舒服准备眯会儿。
仨女人忍不住把目光在他身上转悠,可又不得不转回看着这台招待所的十八寸彩色电视上精彩画面。
门口挤满了隔壁的接电话妹子,全都屏息凝神的看着。
无比骄傲。
因为镜头开始呈现无数人拿着相机嬉笑咔嚓的片段,当时让卫东在场上打球,没注意到这帮记者居然要求好多人在篮球场、麻辣烫、电影院、商店周围摆拍。
都是各种拿起相机记录生活的样子。
这年头普遍质朴的笑容,没有蛇精脸,没有油头粉面,全都是充满发自内心的欢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