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txt_12">老祁提醒他:“那就再加强一些对政策法规的学习解读。”
让卫东看他眼:“不是经常在变么,你还拿着上一档的政策做这档子事,不就容易出乱子?光盯着政策没用,还是专心踏实的做好实事。”
中午回去没看见老尤,听女文员们说他们又出去了。
让卫东居然有种没被老师发现的窃喜,赶紧带记者们走,实在是这两边儿都讲理论政策,会碰撞出什么来也未可知。
尤启立那种博名声的大义凛然作风太不可捉摸,变数太大。
老祁马上反问:“做好什么实事?”
让卫东在税务局听得最多的一句话:“发展生产力!”
老祁安静了,看小面包车顺着蜿蜒的田间公路,转进两座水泥鹅卵石浇筑的厂门立柱间挂着的数字厂名,终于透露了重点:“国家多年来在三线工厂投入1200亿,三分之一在蜀川,而这半数又在江州,所以江州的改革就是两部分,城市商业发展,以及包括三线厂的工业生产力。”
让卫东心头想,这不废话吗,不靠工业、商业,难道指望穷乡僻壤这会儿还能开发旅游业?
他不过是基于未来的结果,当然理所当然。
老祁说的却是:“江州被改为计划单列市,最大的变化就是把之前属于国家跟各部委的一百多家直属企业给到江州,让原本工业资产三十多亿的江州,又得到几十亿,可实际效果并不明显,才搞了那个工业品贸易中心,据说提升了13的生产销售,高于全国普遍百分之几的增幅,是目前江州改革模式最大的看点。”
让卫东又挑眉毛,卧槽,老子随便说就戳了最大的业绩?
才百分之十三?
西山厂怕是提升了百分之一千三!
哪怕是八月底的盛夏午后,厂区前面的百货公司、电影院、篮球场都静悄悄的,可一旦进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