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开公车出来趴活儿不同,电视画面这东西很容易被溯源,就这么几台设备,画面里的谁接私活出演,被逮住公职就没了。
所以他这种拉出每个环节来攒活儿的内行,还要懂怎么拍,拍了怎么编辑,最后怎么变现。
很难恰好凑齐。
但偏偏金卓群之前在果州,那个不起眼的地级市居然就拍过一次。
就那个化工厂,让卫东送油去的那家,核心设备是法国进口的。
82年法国人过来安装调试完成后,厂里想拍个东西记录下给上级汇报交代花了外汇的结果,老外也想录点资料出差回国给老板交差。
金卓群这文工团主打快板和相声的专业出身,身兼了导演、编剧、配音、技术指导,然后找了当地电视台的哥们儿,联合文工团的乐队配音,捣鼓出这一万二千块的两集专题片。
就是这活儿,让金卓群觉得自己有在电视摄像机上出头的希望。
崭新的录像机送过来,金卓群给让卫东展示了下他的独门绝技…
让卫东看了就觉得卧槽!
经历过八九十年代的人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就好比邮电器材厂做那个复读机。
让卫东知道有这玩意儿,知道怎么用,但原理肯定一无所知。
实际上后来的复读机是设备里面有个小小的存储芯片,可以短暂录音几秒十几秒,每次按复读键,机子就短暂录下那段然后反复播放,帮助孩子纠正口音。
84年的邮电器材厂不可能有这种芯片,都没这思路,他们是硬玩机械,按了复读键,机子就反复摩擦那段磁带!
快倒慢放!
甚至故意放慢转速,让那点声音里的任何转音、喉音都听得一清二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