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且下了公交车,昨晚出租车司机指的汽车工业贸易公司,可不就是那次从医院出来,顺便看见的汽车厂之类。
不过才大半年时间变化日新月异。
这么珍贵的年代,不抓紧赚钱,指望几套房真是太没出息了。
沿着路边门面好多家公司门头招牌,都跟汽车有关。
没后世4S店那么富丽堂皇,也算是七八家各类汽车销售扎堆了,从农用车、拖拉机到卡车、小货车都有。
比半年前多了好些车型,排列摆放在路边的数量也增加不少。
不知道是不是受了那个允许私人有车的政策影响。
所以在一切都需要批条子、凭票购买的时代,各种车型居然还比较充裕,随到随买。
也许恰好处在企事业单位比较穷,个人又没富起来的节骨眼上。
江州这个后来的汽车城算是供大于求。
而且正像那司机说的,停放在路边江安面包车的确是用进口配件组装起来的型号。
让卫东开了个把月的五十铃双排座,上手试试就知道了,甚至连车身漆面都不像是国内工艺。
不过这里出了个小插曲,人家门口摆了四五辆看起来一模一样的各色微型面包车,董雪莹还能比较端庄淡定的坐在门市桌边翻看购车合同,了解人家的购车上牌流程。
刚刚对私人开放购车才几个月,实际上上牌还得这些销售公司办理,当然人家也没趁机赚钱的思路,他们也没从只服务企业转变过来。
让卫东却能挺娴熟的把车挂在东升日用品公司名下,这样就是企业资产,后续一应支出都是公司承担。
可以抵税嘛。
董雪晴已经欧欧欧的欢快蹦跶着在外面挑选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