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中有页平京冷冻机厂的广告:“我听屠宰场说机械厂给他们做过冷库,这几种制冷机你们看看能不能仿制,应该要给我们那边也搞个冷藏库,尽量先进点,也是要显着科技味儿。”
就问离不离谱,一张可能是用刻蜡纸的油印机水平手绘机器图!
平京嘛,能找到的手艺人多,照着实物画得还比较像模像样。
技术员们凑过来都能辨认出闸阀、电机、活塞室分别是起到什么作用。
然后靠旁边的广告语揣摩:“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每小时五十万到三百万大卡制冷量,这个技术没听说过。’
“氨离心式制冷机,制冷量是一百万到五百万大卡,这个很危险的,一旦氨泄漏要出事的,不敢不敢。”
“氟离心式制冷机,有点贵吧,一百万大卡,这个好像得进口设备配合才行。”
“我们做过这种活塞式制冷机,八千到二十万大卡,就是他们这个70系列型号。”
让卫东懂个屁的百万大卡什么意思,只能比划也不需要多大的制冷量,反正就是要有足够的空间来囤积屠宰场的下水原料。
丁海峰和他老婆这些天还是能堵住嘴,不到处说让卫东这厂子要干嘛。
最后根据租下来的平房尺寸,大概确定了两万多块钱的一整套冷库设备安装,重点更是要做得像模像样的科技味。
这个曾经的省级机械厂有不少以前安置分配过来的高级技工、工程师,自我研发能力可能不行,但动手施工很强悍。
尤其是有范本的各种照着土法上马,在很难找寻完整配套的偏远环境下都成了习惯了。
让卫东叮嘱他们根据沪海真空机借鉴调整自家的多工位设备,但不许拆了沪海这台机器,起码要随时能用。
才心满意足的带着一家人回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