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庄稼人讲究挣到多少,就捧多大的饭碗。往后的日子长着呢,‘勤俭’二字不要忘记。”月娘自认为身为婆婆,是有义务教育这个新娶的媳妇的。
“母亲,你说的跟我父母说的完全不一样。你说,我听谁的好?”李画敏眨着一双清亮的大眼,困惑地望月娘和赵世宇。常跟随父亲外出的李画敏,自然懂得先诱起别人的好奇心,再让别人聆听自己的话。
“敏敏,你父母亲不是这样说的!?”月娘不悦。这媳妇过去生活在富足之家,跟自己家的生活方式咋会一样。
“敏敏,你父母亲是怎样对你说的?”赵世宇好奇地问。
李画敏看到月娘、赵世宇都专注地望自己,心思转几转,就将父母亲过去的话,适当修改为合适古人听的话语。李画敏眨了眨眼,认真地告诉:“我父母亲说,要过好日子,就要懂得让银子生银子。只懂得积蓄的人,手上的银子都是死银子,这种人只有花辛苦挣来的血汗银子。要有足够的银子花,就要设法让银子下蛋,让银子生银子。”
小下巴微微一翘,李画敏得意地看月娘、赵世宇的反应,心想:“这番高论,你们可曾听说过?”
月娘笑起来:“敏敏,从来只听说鸡下蛋、鸭子下蛋,没有听说过银子可以下蛋的。银子可以生银子?你是信口胡说。”
李画敏没有分辩,眼中的轻蔑一闪而过,转望赵世宇:“你听说过让银子下蛋、银子生银子的话吗?你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心中腹诽:这位憨哥,也应是位朽木不可雕的。
赵世宇慢慢地喝酒,迎向那双亮晶晶的大眼,莹润生辉的明眸中充溢着自信,那里亦隐隐流露出不屑。赵世宇心念转动,盯住李画敏,沉声说:“没有听说过。我想,这让银子下蛋、银子生银子,就是用银子去挣更多的银子。”
“你,知道。”李画敏惊愕,将赵世宇上上下下打量几遍。在二十一世纪,流行的说法是让钞票生钞票,钞票下蛋,在这南宋应该没有这种说法的。可是,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