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
他原本以为,这篇作品能够迅速让他在文坛崭露头角。
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他甚至有些怀疑,是不是《棋王》的风格太过独特,以至于难以被大众接受?
因为此时比阿城发表的《棋王》,提前了2年。
阿城是在1984年投稿给了《京都文学》,《京都文学》没有发表。
但是《京都文学》的编辑,让他寄给《沪上文学》试试。
每个地方的发表尺度,和当时的上层领导有关。
果不其然,阿城把《棋王》寄给了《沪上文学》后,成功发表。
并引起了很大的讨论,瞬间引爆全国。
当时书迷和编辑,纷纷去到阿城的家里拜访。
有时一天能去好几拨,一拨能去好几次。
几天时间竟然喝掉了五斤茶叶。
当时,有一个正在解放军艺术学院作家班进修的学生,看了《棋王》被彻底征服。
说:“那时的阿城,在我的心目中,毫无疑问是个巨大的偶像。”
这个人的名字叫莫言。
而香港导演徐克看了,也惊为天人。
打电话到处联系,要拍成电影。
起先以为没人看的阿城,这下终于知道自己“好看”了。
他说:“我就好像那种很笨的女人,突然一个男的说,哎,你好漂亮。我就问,我真的漂亮吗?”
78年后这两年,华夏的文学主流是“伤痕文学”和“反思文学”。
而80年代后,新潮小说、先锋写作和新写实主义也开始崭露头角。
此外,知青文学和文化寻根小说也在这一时期兴起。
前世的今年,1982年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因其《百年孤独》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从而得到全世界的认可。
刺激和启发了华夏作家,许多年轻作家从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充满拉美地域色彩的作品中,看到了第三世界国家文学走向世界的希望。
他们这些人,试图将自己的文学创作,根植于悠久而深厚的华夏民族文化土壤之中。
但是有很多人反对这种学习和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