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软肋。
闻听萧惟的质问,吕姜沉默许久,“太子的计划失败,人也消失不见,大俞需要一场失利痛定思痛,先帝需要一场失利提醒他头脑太热,臣也需要一场失利拿回指挥权,否则长期作战,大俞就要面临灭国之灾了。”
谢无猗手指动了一动。先帝的确得到了提醒,只不过他把所有怒火都发泄在了乔椿和押运军粮的兵士身上。
太子壮烈殉国是勇武可嘉,他有着连破五州的战绩,怎么可能有错?
至于染红俞水的鲜血,刀下含冤的魂魄,不值得旁人在意。
此后,也正如吕姜所言,大俞为替萧爻报仇士气大振,抵挡住鄢凉联军,虽再难向前推进,也终究没让战火烧到大俞腹地。
一年后,被这场战争拖垮的三国订立盟约,正式停战,红鹰的阴谋也宣告结束。
萧惟的脑袋还是有点懵,“可太子毕竟不是一个人走的,他还带着三百手下,你怎么瞒?难道战后不需要清点人数——”
话未说完,萧惟如梦初醒。
三百……
窦书宁说的数字和兵部记录的出入是三百人。
乔椿押运军粮的兵士也是三百人。
仿佛是为了印证他的猜测,谢无猗轻声吐出几个字:“军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 ')('\n
第一百三十六章 海难 (第2/2页)
“是……”吕姜艰难地点头,“先帝旨意下得快,臣也急需稳住军心,太子北上的事绝对不能泄露,因此臣……便下令立即行刑,把他们的尸体混在了战死的士兵中,让史威含糊报了个人数。”
或许是天意,活着从邛川归来的人太少,因此吕姜动的手脚也就没有被人发现。
谢无猗交握双手,忍着周身的疼痛,不知该庆幸还是哀恸。
庆幸的是,乔椿等人没有被弃尸深海,而是按战死的士兵收葬,成了解吕姜燃眉之急的“功臣”。
哀恸的是,所有人都希望他们赶紧死。
他们尽了全力,也无法逃脱先帝的急怒,褚余风的陷害,还有祝伯君和吕姜的旁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