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祭旗,和范阳节度使安禄山进行了旷日持久的拉锯战。
一晃十几年过去了,契丹已经元气尽复,李怀节见唐室羸弱,内部分裂,便起了征服大唐江山的念头,他不断通过增兵支援和粮食援助的方式,渐渐控制住了安禄山。
此时燕军内汉兵几近消亡,基本上是一支以契丹、奚、突厥人为主的胡人军队,其中以契丹人为最盛,中郎将以上军官,七成是契丹人,安禄山实际上已经成为契丹人的傀儡。
李怀节虽然有心南下掠夺大唐,但他本身由于过度支援安禄山,也实力大损,再加上他怕大军南下,渤海人趁机夺了他的老巢,因此考虑再三,李怀节决定联合奚人和安禄山,三家共取渤海,然后再考虑南下中原。
八月底,正是秋高马肥的季节,饶乐河畔的帐篷一顶接着一顶,密密麻麻延绵足有十余里,七万契丹勇士和三十万他们的父母妻儿,全部聚集在这里,这里聚集了近七成的契丹人,还有百万头牛羊牲畜。
‘呜—呜呜!’
低沉的号角声响彻了饶乐河畔,战马奔腾,如闷雷滚过草原,数以万计的骑士从四面八方汇集。
在骑士们汇集的中间是一顶羊毛织成的大帐,金色顶棚,又用金丝银线穿织其中,颇有富贵王者的气势,这便是李怀节的王帐,这里也是契丹的临时牙帐所在。
契丹是游牧民族,全民皆兵,李怀节本有甲兵十余万,但支持安禄山先后耗去一半,只剩下了七万军队,凭这七万军队去攻打渤海国,无疑是有点吃力,何况渤海和新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