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很有这个可能,襄阳完了,太子失去了鱼朝恩的军队支持,他的形势岌岌可危,来找自己,或许是他们孤注一掷了。
郭英义首先想到的是条件,他又问道:“李辅国带了什么来?”
“李辅国带来几口大箱子。”
郭英义若有所悟,便笑道:“请他到大堂稍候,把箱子也一起抬进来。”
片刻,李辅国走进了大堂,郭英义的二十几名亲兵将五口沉甸甸的大箱子抬上了大堂,一字摆开。
李辅国今天是低姿态来求郭英义,虽然他能控制住李亨,但朝臣们要拥立李仅,他却毫无办法,这里面最重要是军队支持,五千羽林军已经表态支持李系了,但还有驻扎在城外的十万军队,他们的态度至关重要。
历史上宦官之所以屡屡战胜文官,不仅仅是他们掌握宫内大权,而且他们做事风格也和文官不同,文官做事要面子、要风骨,要一等二看三通过,而宦官大多是实用主义者,他们更加直接,而且更加讲究效率,善于抓住机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比如今天晚上,李亨已经向大学士窦华表态废太子,让他去拿奏折,但窦华却认为天色已晚,不急这一时,明天再去拿也不迟,不慌不忙,而李辅国却相反,他不仅抢先把圣旨拿到手,而且和皇后太子定好了大计,不仅如此,他还连夜出城,来找郭英义寻求支持,他的方法也非常简单实用,不讲大义,用利益来交换。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