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n\t\t\t
比如赋税从五成减至两成半;各地有条件的都可以申报学堂,让家中十二岁以下的孩子(不分男女)入学;六十岁以上的孤寡老人,可以去县衙申请救济金;无依无靠的还能去安济坊和慈幼局等等。
以上这些是一早就确定好的,比照着福泽山里的情况来。
但是,几个州的情况各不相同,要想百姓真的得利,最根本的还是要先让他们填饱肚子,所以这些都只是颁布了,执行得很慢。
可孔老二他们不管这些,他们只知道,自从地里种了福泽山里出来的红薯和土豆后,交了赋税,他们家里不但能全家吃饱,还能有剩余!
这可让从没吃过饱饭的孔老二等人高兴坏了,口口相传的,这事就传到了跟他们不在一个州,但却相距不远的亲家耳里。
孔老二的亲家姓童,也是祖祖辈辈苦过来的纯正老农,听说孔老二他们的情况后,见天的跑到孔老二家求帮忙。
求啥呢?求孔老二替他想法子,把他们一家的户籍转到闵州来。
这事儿哪里是孔老二能办的?可自家闺女在童家饿得皮包骨似的,他也不忍心,思来想去的,就决定来县衙找人问问。
事情就是这么不凑巧,孔老二还没往县衙跑,林国舅就带着人杀过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0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