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大炮传奇
首页

第18章 进退在一念之间

第二天,学生会召开临时会议。在商量下一步的对策时,形成了两种意见。

在任何运动中,总会有激进和温和的人群,傅斯年显然是属于温和派的。会上,他和一个叫做胡霹雳的争论得特别厉害。年轻人火气大,争着争着两个人还动起手来,一怒之下,傅斯年因此而当众宣布,退出学生会,说完后便拂袖而去。大家本来是要选他当学生会临时主.席的,这样一来只能另选他人了。

傅斯年固然是在气头上做出退出的决定的。所谓冲动是魔鬼,傅斯年仓促做出的这个决定,肯定有冲动的成分,但应该也不完全是冲动的产物。

他出于那样一个温良恭俭让的家庭,读了那么多的书,可以肯定,他是希望他带领的这支游行队伍,能够进行和平示威,对于火烧赵家楼,他肯定是有保留的。但是,事情的发展,和他的预想,是有很大落差的。也就是说,在活动中,他是做了不少的不情愿和违心的事情。

很多人可能会说,群众运动那能没有过火行动,这当然不无道理。其实,更深刻的原因是,在追求民主和共和的道路上,当局和人民群众,都要有一个学习的过程。比如,对于当局,不能因为有人上街游行便认为是出了大乱子。而对于民众,能够在游行示威中保持理性。坚持在合法的范围内活动,这便是在民主制度下当局和民众成熟的一种表现。

如果,傅斯民是个成熟的政治家,他就会对发生的事充分的理解了,但他不是,因此,这时候的他,心很乱,也很累。

再者,他做出这个决定,肯定与他的老师胡适有关。

很长的时间里,意识形态在批判胡适的时候、常把他反对学生运动当作“反动”的证据,其实当时许多人都不主张游行示威的。

鲁迅是反对的,因为他看到中国学生的游行示威的结果与外国不同,最终只能得到牺牲。

李大钊也并未走在五四游行的学生中间,因为他不希望看到太大的牺牲。

特别是鼓吹“直接行动”和“牺牲精神”的陈独秀,一九一九年五月二十一日因为北大学生不听劝阻而上街游行,曾经与蔡元培一起向教育部递交过辞呈。五四运动爆发时,已经被免去文科学长职务的陈独秀,也没有像著名报人邵飘萍那样走到前台去直接煽动学生。

有记载:“1919年6月11日晚上,陈独秀到新世界散发《北京市民宣言》时,身边没有带一名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

相关小说

折腰 历史 /
折腰
蓬莱客
橘色书屋金牌推荐VIP2017-02-05完结 总书评数:62901 当前被收藏数:37991 ...
750946字09-18
民国投机者 历史 /
民国投机者
有时糊涂
总推荐:940275 主角出生在中国,十二岁随父母移民美国,对中国近代史的了解连...
6246262字09-19
千山风雪 历史 /
千山风雪
蓬莱客
77772字09-06
海棠春信(重生) 历史 /
海棠春信(重生)
白露栖木
116738字09-29
我是特种兵2 历史 /
我是特种兵2
木子羽
一个家境优越的富二代在一次与医院的争执冲突中认识了一位美丽漂亮的小护士,当他...
746217字09-14
第一权臣是病美人[穿越] 历史 /
第一权臣是病美人[穿越]
百里牧烟
  萧宇穿越成书中第一权臣,反派、乱世枭雄萧暥。  一身病骨沉疴,...
8376字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