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第一印象不算好的。喜欢的感觉很强烈,可就是解释不清到底是什么理由。见鬼。
3。沐言是个十分平易随和的男人,一年到头也发不上一回脾气。其实他只是单纯的觉得对人言语温和,且不把话说死以至于让对方没有余地是最基本的尊重准则。
4。“我愿意。虽然我也无甚才能在朝堂上帮你什么,但能与你站在一处,一直以来都是我最期望的。”这段话,直到亦岚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也依然可以一字不差的记着。——这是当年他同意以后相伴自己左右时说过的原话啊。
5。若不是沐言不愿入仕在朝为官,从不理政事。亦岚真的有想过,这蟠云的江山他想要与沐言同享。那时的亦岚也会震惊于自己这个荒谬念头,也常常会反省自己是否快要成了一个昏君。疯了吗?或许吧。
6。温良恭慧,沉稳娴淑。这是亦岚一直以来对霖晞的印象。心中一向觉得愧对于她,如果不是因为自己的缘故,霖晞不必出家修道,而真的会是一代国母贤后。
7。很久以前的亦岚觉得名誉是很重要的东西。后来才恍然,后人的评判和声名算个毛线球球,活在当下才是最重要。
8。沐言不是木头,也不是榆木脑袋。他一直知道阿碧其实是喜欢他的,他只是一直装作不知道而已。
9。在一起这些年,亦岚沐言从来没有言语上的争吵。沐言唯一一次对亦岚生气是那一次他从岭南策马奔赴回京,问亦岚是不是真的要退位?亦岚说是。沐言听后真的很气恼,但又不知该怎么劝他回心转意,才只好转身就走。
10。太皇太后是亦岚在这个世界上最敬重的人,没有之一。为了皇祖母带领云影卫硬闯寿康宫,因此被亦珺猜忌疑心,但他从不后悔当年这样做。若是见不到皇祖母最后一面,那他才会悔恨终生。
11。当年被亦珺软禁于睿王府时,亦岚选择铤而走险,孤注一掷带着沐言逃离这里。当时的他们也清楚事成仅有四成把握,只是不敢赌的人从来不会赢。即便是死,他们也都不愿意被继续囚禁在此了。
12。最后二人隐居教几个孩子读书写字之时,沐言时而会帮孩子们写写功课。如此好说话的人,求求他就帮你写了。
13。在这些孩子的眼里,沐言很早以前就已是他们的师娘。师娘武功很差劲,酒量很差劲,但做饭却很好吃,这是人尽皆知的事情。
14。孩子们都认为师娘的丹青描的比先生要好一些。虽然也知道孩子们并不会真正评赏丹青水墨,但这也曾一度让沐言觉得很得意。
15。廷杖和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