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_87">“《永乐大典》成书于公元1408年,全书卷,两卷为一册,算上目录一共有册,字。”
“而最前方这处展柜之内,陈列的则是《永乐大典》的....第一册。”
听到朱祁镇这番话。
王通与张莹连忙来到展柜前,隔着玻璃看起了展柜中的物品。
与展柜古风的外饰不同,展柜内采用的是金黄格调的垫布,看起来相当大气,垫布中央则放置着一块打磨光滑的木板,木板上静静躺着一本书。
这本书通体深黄色,框纵大概30x20cm厘米左右——当然了,这是肉眼判断,实际上的规格应该是30x23cm。
或许是由于太过久远的缘故,尽管国博方面已经做过了精细保养,书封上依旧有些岁月的痕迹,左上角还缺了一个大概零点几平方厘米的小角。
而这张满带岁月痕迹的封面处,赫然正写着几个字:
《永乐大典》(卷1)
看着这几个清晰的繁体字,王通握着张莹的手掌忽然加了几分力。
这就是......
《永乐大典》!
华夏乃至人类历史最伟大的百科全书,在古代王朝唯有华夏才有能力修着的......旷世巨作!
在过去的这些日子里,王通已经被网友们科普了无数遍《永乐大典》的价值所在,它的出现,代表了华夏的古文明史有了完整的传承与资料。
不夸张的说,这部书之内有着华夏的根!
当然了。
如今网络上依旧有人在诋毁《永乐大典》,比如王通前几天还看到有人在阴阳怪气太好了,《永乐大典》出世,牛顿这下真是中国人了。
还有人则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