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安的颤抖稍稍减缓,当朝太子太傅皖槿柔声问道:“刚才那人是你的什么人”五六岁大的孩子这才抬起脸,认真打量抱着自己的人:鹤发白须,目光柔和,嘴角含笑,分明是个和蔼可亲的老人家,皖槿身上特有的威严之气还是让怀里的小人不安地扭了扭身子,孩子又低下头抿了抿小嘴,许久才低声嗫嚅道:“我娘。”老人摸着孩子的头说:“是你娘啊……那你叫什么啊?”小孩子声音更小地嘀咕:“小…小玉…”皖槿笑着说:“小玉吗?……嗯……真是好名字。”轿子在行进中有节奏地摇晃着,小玉渐渐开始低声啜泣,皖槿关切地问:“小玉怎么了?”孩子带着哭腔回答道:“娘她……她是不是不要小玉了……”皖槿轻笑一声,随手拿出自己的手帕擦去小玉脸上的泪水后说:“怎么会呀?小玉这么乖……你娘是要出城找你爹爹,临走时她把你托付给我,你要乖乖听话,知道吗?”“嗯”,小玉认真的点点头,说:“那我娘什么时候才能回来?”皖槿拿起孩子脖子上的小玉牌,仔细地看了看,用手反复摩挲,然后喃喃地说:“等你长大了,可以造福天下百姓的时候。”小玉疑惑地眨眨眼,低头把小玉牌重新压回衣服里。
“老爷到府了”,轿夫一边落轿一边通报。皖槿抱起小玉下轿,指着眼前的一座大院说:“以后这里就是你家,你叫皖紫霄。”
作者有话要说:
☆、第二章
紫霄少敏而勉,九岁入宫为晋王侍读。
——《燕史》
“元尊,我四处游历修行也有些时日了,有些感悟想与你说说。”
“这个不急。近日我看了几本儒家著作有些困惑,想拜访京中大儒给予指点,不知您有何高见?”
“你看儒家的书做什么?”
“饱览群书有助于悟道。立场不同,但道理总是相通的。”
“元尊道人数千年专心修行,现在关心起其他东西,还真是说不出的怪异。不过要说大儒,首选皖槿皖大人。”
“皖槿?”
“那个皖槿是当朝的太子太傅,不仅饱读儒家经典,而且刚毅清正。更重要的是不以门第论高低,实在是交流解惑的最佳人选。”
“这个皖大人可算是肱骨之臣,国之幸也。”
“国之幸,家未必幸。皖家的公子皖玉溪,那在七八年前也是京城有名的风流才俊,可惜年纪轻轻就死在押送赈灾粮草的路上,独留老父在朝堂风雨颠簸。”
“……”
“不过所幸,前年春天皖大人乡下的亲戚得了顽疾,把无人照看的幼子过继给皖大人,现在皖家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