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董周是当世颇有名气的大儒,收徒也很严格,私学的学生们都是顺天府一等一的天才人物,平时因为董家和纯王府的那点关系,董周也好,董昌河也罢,没少拉出纯王世子来做反面例子。
什么你们的字再不练,写得快和纯王世子写得差不多了。
什么人家小世子赵奕不读书,字都不认得几个,整日胡闹疯玩,可人家有王府做靠山,你们这些没背景的,除了读书,再无第二条登天梯。
这种话听了好几年,现在,纯王世子成了案首,他们中到还有两个不中,剩下的中了秀才的,名次……怎么也不可能比案首更高了,毕竟案首只有一个。
十五六岁的年纪中秀才的不少,但即便不是神童,也绝对算少年英杰的范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纯王家的纨绔子弟,着实和这形象差得远了些。
赵奕没声张,半点不曾惊动状元楼的人,从后门出来,脚底下有点发飘。
状元楼附近此时极为热闹,登台卖艺耍杂耍的,摆开台面说书的,挑着扁担走南闯北卖货的,再加上四处闲逛的闲人们,好一副市井民生。
赵奕以前出来玩,去的也是湘悦楼,百宝斋一类的地方,招待的都是权贵子弟,寻常人连门都不敢进,到还真没正经逛过街。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4页 / 共19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