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世上也有许多相左之处,慢慢关系就淡了。他在我父亲被诬陷的前两年,不知怎么惹怒了圣人,被贬至泸川做长史,后又在会稽、长乐等地辗转就任,永宁十年才擢升为广陵太守。我只在少时见过杨弘几面,对他印象不深。但我父亲曾评价他汲汲营营,正邪难辨,这么多年他为了重回权利中心真的不会投靠曹党吗?广陵正是他的地盘,我们仓皇而来,难说不会引起他的注意,他又是最容易与张富恒发生直接利害关系的人。自古官商g结就不是什么少见的事,若他以大开后门为张富恒行便宜之事为条件,这足以诱惑到张富恒。”
沈鸢却笑笑,也提起笔,划去杨弘的名字,对薛言打包票,“不可能是杨太守。”
薛言闻言深深地看着她,没有说话。
沈鸢给了他确信无疑的眼神,薛言落笔又写了一个名字。
“第二个则是睢yAn别驾常思淳。常思淳原是工部的一个小吏,后来机缘巧合搭上了曹国生,此后便一路飞h腾达,不过三年就坐到了户部郎中的位置。永宁八年,曾判户部事,出任江淮道,后因广陵盐铁贪墨案连坐,被贬为睢yAn别驾。而我们几人本是转道东都,却在睢yAn时被人截杀,损失惨重,从而仓皇南逃,因此睢yAn很可能就是我们身份暴露的地方。”提到此人,薛言不由叹了一口气,“想他原是圣人登基后第一批登科及第的寒门学子,原先也该是雄心壮志,满腔抱负,可惜十年寒窗苦读最后还是被权力富贵迷了眼。”
既然提到了广陵盐铁贪墨案,薛言又想起了一个人,“还有一个人很有可能……”
“徐广义。”
“徐广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8页 / 共16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