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不过说起来,林有成这位同志似乎真得并没有在意文学潮流,现在都说先锋文学和寻根文学,他明明写过先锋性质的,但是现在却是一直在写抗战文学。”
“是的,抗战文学之前是在抗战时期出现的文学,林有成却是还在写这样的文学故事,真得难得,他要是继续写抗战文学,会不会太陈旧了。”
这话一出来,现场的气氛有一瞬间的沉默。
之前《当代》认为路垚的《平凡的世界》创作手法太过现实陈旧,直接退稿。
至于,抗战文学陈旧?
这话可不敢随便说。
虽然说抗战文学是那段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成千上万的知识分子投入了民族解放进行的特有文化抗战,像萧红的《生死场》,老舍先生的《四世同堂》,战争场景的记录,也有战时民众生活的写照,但这并不意味抗战文学就不适合现在的文坛。
“《风声》这样的抗战文学作品可一点都不陈旧。”
秦朝阳作为杂志社的主编,这个时候自然要表态,说道:“林有成那几篇若是投给《当代》你们觉得不应该发表吗?”
“如果说真的是陈旧,那么像《收获》为什么会发表林有成的作品?”
很显然,秦朝阳这话已经是让那位说抗战文学陈旧的同志知道自己说错话了,忙附和道:“是的,即便是取得了战争的胜利,也不能保证不再被人欺侮、侵略了,抗战文学并没有因为救亡而压倒启蒙,而是在救亡的同时重述、深化和充实了启蒙的历史主题。”
其他编辑自然也都开始讨论抗战文学的现实意义。
“抗战文学是民族的生命之歌,是在炮火、恐惧、奔波、饥饿、失望、痛苦、希望中诞生的信念之作。”
秦朝阳听见编辑们的讨论,不禁说道:“林有成在抗战文学里面表现出来的强烈的使命感与责任感、灵活的文学策略以及深刻的战争思考,从血与火的淬炼中汲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